2010年6月27日 星期日

全球各國債務


今期經濟學人有個特別報告,講到全球各國的債務問題,我貼出了兩個圖表供大家參考,讓你們知道世界各國的債務是如何沉重。各國債務可分為政府、住戶與私人機構(金融與非金融)三種,概括而言,發達國如歐、美、日的總債務比新興國如中、印、巴、俄為高,有人認為宏觀經濟艱深難明,難以套用於投資分析,今天我用各國債務一例講述由上而下的投資技巧。

基礎分析可分為微觀分析與宏觀分析,在股票投資方面,我認為兩者都要懂,橫看成領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分析要從多角度出發這是中國人的智慧,西方思想無法相比。例如從微觀角度分析內房股,大家可以搜集十幾廿間內房公司的各年年報,把各公司的債務橫比研究,正如從上而下作宏觀分析,把各國債務比較一下,就知道各國的資產負債表的穩健程度,以美國為例,其總債務於2008年已近GDP的300%,09與10年,債務更變本加厲,而美國的資產價格比06-07年的高峰期一路下跌,國家有機會資不抵債,當然歐洲各國的情況可能更差,相對上,金磚四國負債較輕,未來經濟增長強勁,現金流表亮麗,資產價格又持續上升,資產負債表相對健康,唔怕貨比貨,最怕唔識貨,套用於個股選擇,當然係放棄美國AIG、英國保誠、加拿大宏利而取中國中人壽,再用微觀分析替中人壽做個股估值,我在05年以5個幾以及08年用廿幾蚊買入了兩轉,這種由上而下的投資法簡單而實用,不懂選股的一般散戶,由上而下買指數基金同樣有效,自05年開始買入中資股的指數基金如2828, 2823一樣賺到笑,好過買美國的DIA與QQQQ。現在的美國人,正如前美國總統小布殊一樣,一生人可以不踏出美國國境,認為美國即世界,井底之蛙,坐井觀天,以為投資不須要理會全球各國的宏觀經濟,凡投資買美國,這套理論上世紀行得通,到廿一世紀已經處處碰釘,相反,中國人目光遠大,融會中西,海納百川,廿一世紀是中國世紀,此言非虛。

2010年6月17日 星期四

光伏項目協議

光伏項目協議 20100617

董事會欣然宣 佈,本公司透過其全資附屬公司協鑫光伏訂立下列光伏項目協議:

(i) 與 PsomasFMG 訂立日期為2 0 1 0 年6 月1 5 日之協 議 I,據 此,PsomasFMG 將出
售, 而協鑫光伏將購買 A Solar 全部股東權 益。A Solar 透過其全資擁有項目
公司 與羚羊谷聯盟聯合高中學 區(Antelope Valley Joint Unioin High School
District,「學 區」)訂立若干購電協 議,為 期 20 年。據此等購電協議所擬 訂,
A Solar 將 在美國加州之蘭開斯特 (Lancaster) 及附近多個地點建設額定總容
量 8.5 兆瓦太陽能光伏發電系 統(「8.5 兆瓦系統」),而學區將於該 20 年期內向
A Solar 購 買 8.5 兆瓦系統產生之所有電力。於項目建造期間及於項目完成
後依然為 本公司夥伴之PsomasFMG 已獲委任為8.5 兆瓦系統之項目經理及資
產經理。 此項目之估計投資總額約為50,000,000 美元(約相當於390,000,000 港
元);及

(ii) 與 AMSOLAR 訂立日期為2 0 1 0 年6 月1 1 日之協議 II,據 此,AMSOLAR 將出
售, 而協鑫光伏將購買 AMSOLAR USD 全部股本權 益。AMSOLAR USD 將發
展一 項 容量 達 1.2 兆瓦之太陽能光伏項 目(「1.2 兆瓦系統」),將 裝設於美國
聖地 牙哥大學 (University of San Diego) 的校園天台及停車場建築物 上。這項
目將 繼續由 AMSOLAR 管理。AMSOLAR USD 已與聖地牙哥大學訂立為期25
年之 購電協議,據 此,聖地牙哥大學將向AMSOLAR USD 購買1.2 兆瓦系統產
生之 所有電力。此項目之估計投資總額約為5,000,000 美元( 約相當於
39,000,000 港 元)。


於二零一零年六月九日,協鑫光伏與(其中包括)渣打銀行訂立融資協議,據 此,
渣打銀行將向協鑫光伏提供總額50,000,000 美元之融資,以撥付收購事項及發
展該等項目所需資金。一俟該等項目完 成,本集團另將考慮尋求美國稅項權益
投資者或夥 伴,以期提高投資回報及減低稅項負 債。

據董事作出一切合理查詢後所深 知、全悉及確 信,PsomasFMG、AMSOLAR 及彼
等各自最終實益擁有人均為獨立於本公司之第三 方,且並非為本公司之關連
人 士(定義見上市規 則)。

理由及益處

本集團已制訂計 劃,在全球拓展及開發環保電力業務。收購事項顯示本集團在
全球擴展其光伏業務再邁進一 步。由於該等項目將利用大部分由本集團硅片
客戶供應之組件(即利用本集團之上游產品),故該等項目之投資將對本集團帶
來貢獻。該等項目之建造工程完成 後,本公司預期其整體盈利能力及經營業績
將會改 善。

董事會一致批准於該等項目作出投 資,並 認 為協 議 I 及協 議 II 之條款均為一般
商業條 款,屬公平合 理,且符合本公司及股東整體最佳利 益。

計劃協議
協 議 II 擬進行之項目 乃 AMSOLAR 所轉介且 自 AMSOLAR 購入之首個項 目。根 據
協鑫光伏 與 AMSOLAR 所訂立日期為2 0 1 0 年6 月1 1 日之計劃協 議(「計劃協
議」), 於協定轉介期間 內,AMSOLAR 將向協鑫光伏轉介開發或收購或參與開
發或收 購北美洲其他光伏項目之商 機,額定總容量為 20 兆 瓦。本公司將繼續探
討計劃 協議項下其他投資商 機,並根據上市規則於適當時候另行刊發公 告。

2010年6月15日 星期二

隱形富婆(秘書)

做 43年秘書 隱形富婆捐 5460萬遺產

美國芝加哥有一位婆婆,一輩子省吃儉用,穿的是二手衣,住的是簡陋蝸居。兩個月前,她以 100歲高齡去世,竟遺下多達 700萬美元( 5,460萬港元),悉數捐給母校,無私奉獻觸動人心,也引發全國民眾好奇,她是如何致富?

「禾稈冚珍珠」的婆婆格羅納( Grace Groner圖), 12歲時父母雙亡,幸得親友收養。 1931年她在伊利諾州森林湖學院( Lake Forest College)畢業後,在雅培製藥公司覓得秘書工作,一做就是 43年。
1935年買股票致富

做秘書而坐擁巨富,只因她在 1935年用 180美元買了三股雅培股票。她買入後一直持有,還把股息以股代息,加上雅培多次拆細,令她一早變成富婆。

可是,經歷過大衰退的她很節儉,沒買車,只住小屋,家具都是平價貨,電視機更是有 40年歷史的古董
但獨身的她,退休後經常旅行,又不時透過律師暗暗捐錢給窮人,曾一次過捐出 18萬美元( 140.4萬港元)給母校作教學基金。

格羅納逝世後,律師執行她的遺囑,將她價值 700萬美元( 5,460萬港元)的雅培股票成立基金,盡捐森林湖學院,校長感動得高呼:「我的天啊。」

基金預計每年有 30萬美元( 234萬港元)收益,用來資助學生實習和參加海外課程。她的故居會讓獲得獎學金的女生入住。

2010年6月11日 星期五

恆指市盈率15倍?


現時恆生指數有42隻成份股,共計市值15萬億。關於國企股,我不只把香港上市的H股計算在內;因為以中石油(857)為例,香港上市的市值只有1,900億元,但如果把所有股東的資本計算在內,那麼總值高達16,500億元。

其中5間公司的市值超過10,000億元。這包括建設銀行(939)、中移動(941)、匯控(5)、工商銀行(1398)和中石油,單是這5間公司的市值已經高達75,000億元,佔恆指市值一半。它們共賺盈利5,300億元,佔市值7%,即市盈率14倍。

但 這包括匯控,除了盈利下跌了106億美元之外,還有巨額的減值撥備,這些減值不大可能會在2009年重現;即使2009年仍有減值,2010年一定會消 失。匯控盈利430億美元,在正常年度其經常性盈利應該有1,500億,因此盈利會增加1,000億元,市盈率跌至12倍。

其 他4隻「萬億股」在2009年度的盈利應該會增長。如果工行和建行的盈利增加10%(而第一季的業績已經遠遠超標),還有市值僅低於萬億達9,360億的 中國銀行(3988),未有重複計算中銀香港(2388)的1,400億元市值,只要2008年偏低的營業額回覆正常,那麼盈利應該會不只此數

現在要評 估中移動的盈利為時尚早,我會等七月底公佈中期業績時再算。中石油的盈利應該與2009年相若,約為1,300億元,但實際數字很難預測。

如果這6間巨無霸在2009年不能錄得更高盈利,我會覺得很驚奇。由於它們極有代表性,我預期2009年的市盈率會在12.5倍左右徘徊;以2008年偏低的盈利推算,現時市盈率是15倍

近日我讀到Tom Holland在《南華早報》的文章,他的文章通常都非常出色且資料充足,這一回我卻感到很驚訝,他竟認為現時的股市嚴重過高,這是因為他用15倍的預測市盈率作比較準則。我認為他是過度悲觀,我當然並不認同。

雖然如此,但最大盈利增長會在匯控發生,500億與1,500億的差別實在是驚人的。你會否相信,今年歐美樓價可能續跌,而香港的樓市也可能要回吐,令匯控需要在今年進行巨額撥備。那些會計制度也太不合理,物業重估竟要成為損益表上的虧損,而不是資產負債表上的項目。

如果2008年是盈利是比正常偏低,再以現時指數的市盈率推算,我不會認為現時股市偏高。我會建議你要向前看,著眼點不應該放在過去甚至是現在的業績。從2008年偏低的數字回升至正常,分別非常明顯。

恆 指有15間市值不足1,000億的公司,很多都非常有趣。我尤其喜歡國泰航空(293),現時市值400億元,長遠而言十分便宜,因為我相信國泰不會再次 在石油期貨的對沖交易中損手。當情況回覆正常時,我認為國泰的盈利會升至每年50億元。雖然這需要很多時間,而2009年的盈利也不會很多,但我認為 2010年會再創高峰。現在買入可能太早了,股市可能會突然大跌;但如果真的大跌的話,而國泰回吐至8元的水平,可能會是理想的投機對象。

我必要說,我會等待在回吐時買入;但如果多數人都在等待回吐,那麼回吐就可能不會發生了。不過,如果股市真如Tim Holland所說,15倍市盈率是偏高的話,那麼我就實在太開心了。

2010年6月10日 星期四

貸評山下:記林毅夫演講對談(三)

20100611 黃元山

面對全球性「債彈」,我們是不是沒有任何出路,就如末日博士麥嘉華所說的,全球將有一場終極危機呢?他認為全球無力拆「債彈」,只能以印銀紙去還債,導致全球貨幣危機,世界大亂。
要拆全球性的「債彈」只有兩個辦法:一是像歐洲一樣進行緊縮的財政手段,包括減少開支、增加稅收二是增加國民收入提高國家整體的 GDP,使國家財政與收入比例逐漸重新達到平衡。

反對用緊縮政策拆彈

林毅夫雖然擔心短期有雙底衰退的危險,但長遠來說他是樂觀的,但不同意用緊縮政策去拆彈,因為會使國家有通縮的危險。他認為可借鑒中國的經驗,用政府投資刺激國家經濟增長。


不過上次提到,經濟學上有所謂 Ricardian Equivalence,即政府投資對經濟增長的刺激,會被私人消費的萎縮所抵銷。林毅夫提出的解決辦法是:政府開支務必要有助提高整體經濟的生產力和競爭力,從而減少私人市場萎縮所帶來的抵銷,使經濟增長不會因此而受到影響,特別是投資在那些經濟增長的「樽頸位」上。


林毅夫以 1998至 2008年的中國為例,指亞洲金融風暴後,中國大舉投資全國的基建,高速公路增加了 5倍有多。最初幾年,政府的負債佔 GDP由 20%升到 35%,但這是很好的投資,解決了經濟增長的「樽頸位」,激發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使政府負債佔 GDP於 08年回落到 20%左右。

倡投資基建刺激經濟

這個理論,應該是中國在金融海嘯後,再次大舉投資基建的原因。有兩個問題是常問的:( 1)有多少浪費在一些無用的「大白象」工程上,有多少是用了去炒房地產項目?
林毅夫承認其中有些項目可能有浪費的情況,但整體應該沒有問題。我的看法是,沒有人有肯定的數據去確定有多少個百分比的浪費,但我有理由相信,隨着傳媒與網上監督日盛,現在浪費的百分比應該較 98年的時候低。
( 2)假設政府投資可以增加整體經濟的生產力,但會不會有遞減效應(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呢?
這個問題較難考證,從日常的觀察與常識,這個遞減效應應該會有的。當然,我同意林所言,中國還有很多城鎮化的機會,基於一個城市人收入較農村人高 3倍,只要政府的建設有利於農民從農村轉到城市工作,國家整體收入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事實上,他認為發達國家由於經濟相對成熟,政府投資對生產力的提升有限,但在中國與其他發展中國家,潛力還是很大的,特別在基礎建設與綠色科技方面。
要拆全球性的「債彈」,林毅夫的主張是:全球資金到發展中國家,投資基礎建設與綠色科技

中投賺變蝕

中投帳面賺31億變蝕12億 保利協鑫價殘超賣
2010年05月19日
撰文:何車 著名財經專欄作家,投資經驗逾35年

˙保利協鑫(03800)現價1.39元,年初至今大跌40%,已較中投成本價低22%。

˙公司執董前日利好談話,股價未作反映。

˙短綫目標價1.79元(中投成本),中綫2.15元(PE 11倍)

近期股市氣氛嚇人,次綫股份跌勢尤其慘烈。上月21日@1.83元推介的保利協鑫能源,3個半星期下來,跌至1.39元,跌幅近四分一,所屬HSCEI只跌8%。

■保利協鑫09年6月,發行新股及以現金,收購公司主席私人光伏電力科技公司,新股每股作價2.2元,股價未幾升上3.84元,現價較當時最高價下跌64%。

中投每股成本1.79元

去年11月,保利協鑫配售31.08億股新股予中國主權基金中投,每股作價1.79元。中投佔保利協鑫擴大後股本20.11%,成為第二大股東。保利協鑫現價較中投的成本價低22%。中投的成本總額55.6億元,暫時帳面虧損12.4億元。去年11月中投入股後初期,保利協鑫最高價2.77元,此時中投的帳面利潤高達30.5億元。由帳面盈利變虧損,「來回」高達接近43億元。

與去年底比較,保利協鑫股價急跌40%,較所屬HSCEI跌幅9%,落後31個百分點。

■過去兩日合計,HSCEI下跌1.6%,保利協鑫則累跌9.2%,過於超賣,完全未有反映前日高層的利好談話。

公司執董湯以銘前日在股東會後表示,歐洲主權債務危機雖然令市場憂慮,但保利協鑫來自歐洲客戶的硅片定單暫時未見減少。新興市場如中東、印度、南美、日本等國對硅片需求大增,可填補歐洲市場可能減縮情況。湯以銘又指出,太陽能正處起步階段,市場需求仍會持續,保利協鑫維持今年多晶硅產能目標不變,即較去年大增2倍至1.6萬噸。此外,產能大增帶來經濟規模效益,多晶硅每公斤生產成本將由去年的35美元降至今年的30美元。

4月杪,保利協鑫發出今年Q1營運數據,生產多晶硅3,112公噸,按年大增1.85倍,亦屬利好消息。

■保利協鑫是全中國最大多晶硅生產商,在全世界則排名第三。09年(12月年結),保利協鑫營業額43.56億元(人民幣‧下同),增24%。虧損1.76億元,每股虧損1.57分;08年盈利高達19.23億元,EPS 0.406元。

去年業績見紅,原因包括員工認股權開支高達7.46億元、商譽減值0.96億元、收購光伏業務一次性融資財務開支1.3億元。不計這3個項目,去年仍有經營利潤8億元。以8億元計,仍較08年大倒退,倒退是因為多晶硅價格下跌,08年每公斤最高272.4美元,09年平均僅65.4美元。

2010年,保利協鑫將恢復強勁盈利。利好因素包括多晶硅售價已告穩定下來,而生產成本則下降14%。更重要的是,產能大增2倍。去年員工認股權開支、商譽撥備將不再出現或大幅減少

預測盈利24億

本欄預測,保利協鑫2010年盈利24億元,EPS 0.171元(0.195港元)。現價1.39元,預期PE低至7.1倍,在太陽能類股份中最低

知名度不低的陽光能源(00757,市值25.3億元,只及保利協鑫的12%),去年業績見紅,與保利協鑫一樣往績PE欠奉,今年恢復盈利,但預期PE 18.1倍,保利協鑫較其折讓61%。

■09年底,保利協鑫每股帳面NAV 0.66元(0.75港元),PB 1.85倍。以業內龍頭股而言,不算太高。

■去年底,保利協鑫手上現金55.83億元,銀行借貸75.48億元,淨借貸19.65億元,淨借貸比率18%。

保利協鑫與第二大股東中投,去年底成立合資公司,發展太陽能光伏電站,現於美國、歐洲及中東,物色若干預目,正進行盡職審查,預期今年上半年可落實。

保利協鑫以借入的資金發展光伏電站,估計淨借貸比率不會增至40%以上,仍屬安全水平。

■多晶硅近年大跌價,國內已將多晶硅列為產能過剩項目之一,中央重訂入門門檻,單綫規模年產量低於3,000噸者不能繼續經營,淘汰小型生產商,對大型生產商有利。

估值只及龍源的1/4

●保利協鑫跌得急,博反彈,短綫以中投成本價1.79元做目標價,博短綫回報29%。中綫投資,以PE 11倍為據,目標價2.15元,股價上升空間55%。

保利協鑫是太陽能龍頭股,龍源電力(00916)是風電龍頭股,但其預期PE仍高逾30倍,以四分一龍源電力估值買入保利協鑫,值博率遠遠高過買入龍源電力。

拓展下游

拓展下游 須防「黃雀」偷襲主業 2010年06月07日
國務院去年9月提出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覆建設,多晶硅名列其中,不過政策針對的是作為上游的原料,太陽能發電仍受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陽光能源看準這一趨勢,去年開始進軍太陽能發電產業鏈的下游,不過其主業硅片生產,卻也成為其他更上游企業「整合產業鏈」的目標,須小心「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太陽能發電從上游到下游,可分為原材料、硅錠和硅片、電池、發電面板和機組等幾個環節,本港上市的多家太陽能概念公司,業務上也各有側重,如保利協鑫(03800)專注原料多晶硅的生產,陽光能源(00757)和卡姆丹克(00712)主營硅錠和硅片環節,而興業太陽能(00750)主業則是下游的光伏系統等。

比較過去幾年的盈利情況,明顯可看到上游企業受原料價格影響,盈利波動較大,而專注下游企業的盈利則穩步增長(圖4)。陽光能源執行董事許祐淵也坦言,公司在前兩年已經看到,太陽能產業正從賣方市場逐漸轉為買方市場,下游業務越來越重要。

保利協鑫大手筆進軍硅片

陽光能源因此在09年開始開拓下游的光伏模組及終端系統應用市場。公司原本希望通過收購台灣的太陽能模組廠景懋光電,快速進入下游產業,但因台灣政府不批而受阻,不過09年已經通過和景懋合作,在錦州成立生產和銷售光伏模組及系統的公司。許祐淵指下游項目發展迅速,去年承建的300千瓦光伏發電站已經併網發電,並成功中標遼寧省13.5兆瓦金太陽示範工程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其他上游企業也感受到下游產業的潛力,正紛紛向產業鏈下方進軍。如保利協鑫自今年首季才開始生產硅片,但野心頗大,09年其硅片銷量才46兆瓦,但2010年底就準備將硅片年產能擴大到2000兆瓦。即使陽光能源今年成功將產能擴大一倍至750兆瓦,也將遠遠落後於這個後起之秀,且保利協鑫本身強項就是生產原料多晶硅,更具有成本優勢,陽光能源誓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2010年6月9日 星期三

保利協鑫完成整固

保利協鑫完成整固 2010年06月09日

保利協鑫能源(03800)彈升後回軟至10天綫而喘定回升,完成「旗形」整固,收1.48元,量度升幅目標為1.80元,現價可以1.40元為短綫止蝕。

保利協鑫去年轉型,除了原有於江蘇及浙江經營熱電廠業務外,6月以199.13億港元及8.31億美元向主要股東收購產銷多晶硅硅片的江蘇中能等三公司全部權益,包括以每股2.20元配售100.4億股及現金和有抵押票據支付。

除太倉垃圾發電廠外,所有發電廠均為熱電廠,且於發電過程同時生產蒸氣銷售。目前共經營21間電廠,共773兆瓦的權益裝機容量及每小時1,756公噸的權益抽汽量;多晶硅片及三氯氫硅生產綫分別位於徐州及泰州。

09年度虧蝕1.76億元人民幣(下同),營業額升23.7%至43.56億元,虧蝕主因一次性非現金員工股權費用7.46億元、融資費用1.3億元及收購電力業務所產生的商譽減值9,590萬元所致。撇除上述一次性開支,經營利潤則超8億元;其中光伏發電廠業務分佔64.3%35.7%。上半年盈利7,185萬元人,營業額19.52億元。

本年度踏入收成期,除發電廠及江蘇中能業務外,內蒙古裝機容量49.5兆瓦的風力發電廠於去年下半年投入運作;去年9月斥資7億美元在徐州興建產能2,000千兆瓦硅片的廠房今年底前投產,加上今年1月以8.54億元收購於無錫高佳太陽能70.2%權益,令今年硅片產量大增至1.3吉瓦。

中投於去年底以每股1.79元認購31.08億股,令所持股權增至20.16%外,又成立分合營公司,開發光伏項目或其他太陽能項目,顯示看好及信賴其前景。替代能源為國家及全球未來數年的重點發展,且預期2010年後不久會超過天然氣成為僅次於煤的第二大電力燃料,在股價初現見底回升之際,中短綫均有吸引力

廠家為何不搬離中國?

龐大供應鏈最重要


多隻新股上市,多是工業股,有生產無紡布的海東青新材料( 2228)、生產塑膠管的中國聯塑集團( 2128)、生產觸屏的世達科技( 1282)風電廠金風科技( 2208),這 4隻股的一個共同點是股票號碼中至少有兩個「 2」字,也有一個「 8」字,每家新上市的企業都選幸運號碼,很快 4個號碼的股票編號一定不夠用,因為沒有 8的號碼可能沒人要。

論規模,金風最大,也獲得一些富豪賞識而入股,不過,
金風並不是風電行業的龍頭龍頭股是龍源電力( 916) 。其餘 3家則算是該行業的表表者,海東青座落福建晉江,晉江是中國鞋都,安踏體育( 2020)、特步國際( 1368)、 361度( 1361)等上市運動鞋廠,還有許多未上市的運動鞋廠都在晉江,海東青則是這些鞋廠的主要供應商,晉江能夠成為中國鞋都,也是因為從原料到消費品一條龍的供應鏈都集中在一起,非常方便。不久前,我曾經帶學生到珠三角的一家電子廠參觀,這不是一家勞工密集的工廠,生產全自動化,用的勞工不多,我問負責人,既然不需要大量勞工,為甚麼選擇在中國珠三角設廠?答案是他們的客戶多在珠三角,這是供應鏈的一部份。今日的中國,勞工成本已經比越南、菲律賓、印尼、緬甸高,為甚麼廠家不大量搬廠到勞工成本較低的國家?原因之一相信就是供應鏈的問題,到越南設廠,客戶及供應商也不在越南,很不方便,中國珠三角與長三角已經很成功建立一個非常龐大的供應鏈系統。

聯塑是中國最大的塑膠管生產商,有自己品牌,塑膠管的用途日增,特別是水管的需求更因鄉村城市化而急增,聯塑有規模上的優勢。

世達的科技水平要求較高,與客戶的關係緊密,毛利率也較高,當然,風險是要不斷地跟得上時代,不斷創新、創意與科技缺一不可。

港股走勢依然忽跌忽升,中午吃了午餐回來,走勢可以突變,昨日上午收市跌近百點,午後一開市就反升兩百點,非常刺激,買賣得靠運氣多過靠分析。

2010年6月8日 星期二

天能動力發盈警

生產電動自行車電池的天能,早前受內地電動車補貼方案等消息刺激,股價一度受追捧,但近期市況下,股價已由4月份5.5元高位回落不少,但昨日卻突然急挫7.9%至3.85元,成交股數亦增至2530萬股,金額1億元

至收市後,天能於晚上發出盈利警告,話預期截至今年6月30日止6個月業績,可能較上年同期出現下跌,原因是主要原材料鉛在今年首5個月的平均價格,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但為維持市場競爭力,天能話其產品平均售價僅保持在平穩增長水平,所以預期上半年毛利率可能較大幅度低於去年同期,而半年溢利預期將會低於去年2009同期的1.26億元人民幣

證券行「預告」盈警

盈警尚未發出,居然一街都是春江鴨,識得及早沽貨。有資深經紀話,天能盈利可能下跌的消息,其實昨日早上已在市場流傳。有證券行的晨早報告亦有提及,話鉛價上半年升25%,估計會影響天能盈利。推測與盈警通告不謀而合,都不知是分析員醒目,還是要嘆句資訊流通不公平。


天能動力(00819)發盈警,預期截至2010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之業績可能較2009年同期出現下跌。

公司指,鑑於其主要原材料鉛在2010年首五個月的平均價格較去年同期大幅度上升,但為維持市場競爭力,其產品之平均售價僅保持在平穩增長的水準,預期截至今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之毛利率可能較大幅度低於去年同期,因此,期內之溢利預期將會低於去年同期的1.26億元人民幣。

董事會認為,公司整體財務狀況及營運表現良好而穩健,且對長遠增長及發展保持樂觀。

2010年6月7日 星期一

少少首期完置業夢

少少首期完置業夢


  上周港府發表資助置業諮詢框架,對於是否應資助市民置業,此處不作評論。惟付不起樓價30%作首期的人士,現時又有甚麼選擇呢?按揭保險計劃或可助你完成置業大計。

   不少社論甚至乎特首都說,首次置業人士如果買不起市區樓,應考慮買較偏遠地區的物業先上車。然而,現在新界地區住宅樓面呎價也要4,000元至 5,000元。以沙田第一城400平方呎細單位,呎價4,500元計算,樓價便值1,800,000元,當中30%作為首期,即是手頭上亦要有 540,000元才能做業主。

彈藥不足買保險
  540,000元怎計也不是一個少數目,拿不出來,但又想買樓做業主,惟有花多一點錢購買按揭保險。買了按揭保險後,銀行可承按的貸款的成數就由原本最高的70%提升到最高95%換句話說,撇除律師費和印花稅等其他雜費,即是最低只需付樓價的5%便可上車。

   按揭保險這項服務是由香港按揭證券保險公司(The Hong Kong Mortgage Corporation, HKMC)提供的,原意是希望幫助大眾置業。其實以往也有一、兩間銀行,好像渣打銀行,會自己承造按揭保險,但金融海嘯發生後,由於風險太高,所以最後也 取消了這項自家服務,重投HKMC懷抱,因此現在市面70%以上按揭保險都應是由HKMC審批,亦意味着如果申請某間銀行不獲承按,在其他銀行獲批70% 以上按揭貸款機會也很微。

有資金回籠 年繳更明智
  按揭保險計劃付款方式有兩種,第一種選擇是一次過付清所有保險費第二種選擇是以年繳方式付款
  按揭保險費比率詳見表一,按揭保險計劃收費(浮息按揭,包括以最優惠利率計息和以香港同港拆息計息的貸款計劃),但要留意不同計劃會有不同保費比率,最終要以HKMC公布為準。

一次付清保費:
  不少按揭貸款申請人都喜歡選擇以一次付清保費的形式投保,因為一次繳款形式可將保費併在借貸金額內一同計算,然後隨每月還款攤還,不用額外給付一筆高昂的保費。這個方式適合手頭沒有太多資金,或不打算短期償還貸款的借款人。

  舉例來說,一個價值1,800,000元的單位,業主希望申請年期為30年的95%按揭貸款,需繳付保費金額就是:1,800,000 X 95% X 3.98% = 68,058元。
  如果業主打算將按揭保費一併計入物業貸款,物業貸款總額應為:1,800,000 X 95% + 68,058 = 1,778,058元

年繳形式付款:
  以年繳形式給付按揭保費較適合打算在首兩年內作部分還款,將物業貸款金額降回70%以下的借款人,例如將有定期或投資到期人士,他們手頭上是有資金,只是暫時未能周轉,但當錢一回籠,他們就會有足夠財力還款,將貸款成數降低。這批人可以選用年繳保費形式,省回保費

  再用以上例子說明,同是價值1,800,000元的單位,業主希望申請年期為30年的95%按揭貸款,但今次選用年繳方式繳付保費,首年的保費金額會是:1,800,000 X 95% X 1.9% = 32,490元。

  由於以年繳方式申請人需要自己給付保費,並不能將其併入貸款內,所以總貸款額仍為1,800,000 X 95% = 1,710,000元。保費就要自己另外籌措交給香港按揭證券保險公司。
  如貸款人在首年真的有資金回籠,可將貸款額降回70%以下,就可省回35,568元保費(68,058元-32,490元)。即使未夠一年,已給付的年繳保費,也不會按比例退回。

提早贖樓獲退款
   除了作部分還款,將貸款比率降至70%以下外,如果手頭上資金充裕,在首3年內提早贖回物業,對於一次繳付保費的投保人,香港按揭證券保險公司有頗公平 的安排,就是會向投保人退回部分保費,即是在首年、第二年和第三年完全贖回物業,分別會獲退回40%、25%和15%。

  保費計算方式相信大家已清楚,但在考慮應用按揭貸款時,要先了解清楚自己是否符合申請資格和條件。例如物業貸款上限為6百萬港元,還款年期最長是30年條款等。當中,有兩點要特別留意第一點是,物業必須是以私人名義申請的自住物業,有關物業於成交後須為最少一位有收入的借款人或抵押人或擔保人的主要住所,直到按揭保險期滿或按揭證券公司及其再保險公司免除此規定為止

  第二點是,「原定或剩餘還款年期」與「樓齡」之和的上限是75年,例如,選擇還款期為30年,物業樓齡最高為45年(若超過50年須按個別情況考慮)。至於貸款人年齡上限,銀行也是有限制,大家要留意。
  其實,以上所提及內容只是整個計劃的一部分,如果大家希望趁調整買樓做業主,又準備申請按揭保險的話,最好登上香港按揭證券保險公司網頁或致電了解更多。

  有意申請按揭保險計劃者,也要衡量自己未來的還款能力,因為樓宇的首期雖付少了,但往後每月的還款額會相應提高,再加上要繳付按揭保費,故總開支會較一般的七成按揭計劃為高,這是要注意的地方。

中國低碳指數


中國低碳指數 全球首推 20100608

【本報訊】北京環境交易所與全球領先的清潔技術投資基金,近日推出全球第一個中國低碳指數(China Low Carbon Index)。

涵蓋9大節能環保行業

中國低碳指數是首個反映中國低碳產業發展和證券化程度的指數,同時也是第一個以人民幣計價的低碳指數。指數涵蓋四大主題下的9個部門,如太陽能、風能、核能、水電、清潔煤、智能電網、電池、能效(包括LED)、水處理和垃圾處理等。

指數成分股包括尚德電力、金風科技和比亞迪等35家公司,主要在中國內地、香港和美國證券市場上市,所涉及股票總市值1,105億美元。其中在A股上市企業數量佔所有指數成分企業數量的60%,在美國上市企業數量佔23%,在香港上市企業佔17%。所有這些公司至少有50%的收入來自於低碳產業業務達到35億元人民幣

35上市公司列成分股

指數成分股的其他篩選標準,包括個股市值、流動性、流通股比例等。具有行業領先優勢並符合標準的上市企業才能進入指數成分股行列。中國低碳指數的官方網站,網址如下:www.chinalowcarbonindex.org。

2010年6月6日 星期日

股崩


股崩
撰文:石鏡泉 經濟日報副社長兼研究部主管
欄名:經濟與投資

美股道指上周五重挫逾300點,歐元兌美元跌破1.2,今天港股肯定是晴天霹靂,有貨無貨者的投資者該如何面對?

有謂應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確,泰山崩,是可以色不變,因為泰山距離我們遠,但股山崩就很難不色變,因為今早9:45,市已變,但到今午4:15,市又會怎變?

假如投資者是無貨,最安全的建議是靜觀其變。假如投資者已一手貨,最安全的建議亦是,跌幅已過多(由4月8日跌至今),可能隨時見底回升,故亦應靜觀其變。假如投資者是一半貨,一半現金,最安全的建議亦是靜觀其變,於是就是泰山、股山崩於前,而一切不變。而安全建議,就會被視為行貨,無料到。

1987年10月,美國股災,一夜間跌去500多點,這是由3000多點跌下來,500多點即是跌了近20%,面對這個喜馬拉雅山式的山崩,有投資者甚麼也不用做,幾年後便萬事大吉,股價又回到大跌前水平。圖一是恒指月綫圖,在1987年10月,恒指曾高見3969點,87股災後一個月最低見過1876點,之後反覆回升,1991年7月,收逾4000點。

這個前車如可為鑑,即是謂,如投資者準備作4年以上的投資,應可見家鄉。以恒指自1987年以來的表現看,等4年才回見家鄉,已是最長的等待期,因為之後的幾次股跌,都不用等那麼久已回見家鄉。1994年的股災只用等1年(圖一A位),1997年的股災只用等年半(圖一B位),2000年的股災,則等了3年 。我們今時這個股災是自2007年10月起跌,到今時已跌了兩年零六個月,以跌的時間計,不長不短,十分尷尬。如果歷史又可以重演,即是再守多一年多,捱夠像87股災時的三年零九個月便可,亦即以2007年10月下跌起計,到2011年7月便有望見家鄉。

跌市不離貪婪與恐懼

雖然恒指每次跌市的原因不盡相同,但基本上離不開跌前貪婪,跌後恐懼兩大因素。

1987年的股災雖然是受美股拖累,但港股其實也是自己衰。1987年10月,四大華資地產欲吞置地,把恒指推高,但外資已暗中借貨沽期指,在十月初已部署好,無論有沒有美股於當年10月19日的一跌,港股也會跌,只是有沒有跌得那麼快而矣。美股一現股災,外資便立時發動總攻,故兩個月之內,恒指已見出87股災的最低位,這種一刀了的跌勢,是歷次港股股災中的唯一一次。可能的解釋是外資有得殺就殺,跟戰國時,秦戰勝趙國後一樣,坑趙卒40萬,用意是徹底摧毀華資的有生力量(資金),以保外資的太平,結果該次股災便用了較長的時間去復元。是次華資之輸,可以說是顧前不顧後之果。

股市是個金錢遊戲地

1994年的股災則是散戶沖昏頭腦的典型代表。1993年紅籌面世,老外尤其是摩根士丹利,當時叫魔笛,捧到紅籌天上有地下無,散戶跟風。到1994年1月,第一個交易天日本野村倫敦辦事處的分析師Knight已指出恒指已見了當年高位,嘩,新年第一個交易天便已見高位?怎有人信,散戶續聽魔笛,不理野村,結果又是財富轉移。當年恒指大升後大跌,跟1993年新推出的指數期權有關,當時港人就是不明這種新財技(對當年港股民言),而中了外資明買現貨,暗沽期權之局。

1997年的股災,是外資挑戰特區政府經濟管治能力之仗,當年有逾270個對冲基金來港沽港股、滙,但最後因港府大力入市,挾死炒家而終。港府當年大勝,亦出現了盈富基金(02800),由於是次是官鱷之戰,一般散戶參與不多,不太用理。

2000年的股災又是因為散戶科網發燒,投資者不單死於8號仔,亦死於不少科網股中。8號仔今時尚有些揸拿,但(08001)、tom仔,於今價安在?當然之後繼有沙氏,就使下跌期起碼多了6個月。

2007年的股災,是由美國次按帶動,但推使港股升至32000,則是因為平資金和直通車,帶動恒指於2009年回升,亦是因為有更平、更多的資金,到今時,環球政府着手退市,資金一緊,自然股市要收皮,股市是個金錢遊戲地,是有水(錢)指數升,無水(錢)指數跌。

有人認為當股市跌到合理值之時,便自然有資金低吸,但事實上,股市是很難在合理值區逗留太長,很多時是升會升到不合理,跌也跌到不合理,因為投資者對股票是愛會愛到發狂,沽也會沽得狼,故股市是經常有市值,無合理值。

有市值 無合理值

那麼又是不是不用理合理值?不是,只可以用來做參考,但未必可以拿來做入市依據,因為跌是會跌過龍的。

摩根士丹利中國策略師婁剛日前發表報告,謂A股市場已跌到全面看好的程度,原因是,中國在未來十二個月內發生大規模信貸風險的概率不大,而隨着歐債危機蔓延,中國可能進入第二輪財政和貨幣雙刺激周期,他看好銀行股、鋼鐵股和建材股,但不看好消費股,因者會受惠於城鄉建設,而後者則升幅已多。

婁剛的報告是在匈牙利宣布自己可能有難前,亦是在美股上周五下跌逾三百點前,當發生這兩件事後,婁剛的看法有沒有改變,不知,但筆者則視這次股山崩如無物,原因不是筆者勇敢,而是你視這次股山崩有物又如何?

筆者有些朋友,於1987的股災時,是操盤手,他們做的,不是甚麼都不做,而是可做的都做,經過72小時的不眠不休後,竟然可以扭輸為贏或和,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不是不驚,而是不驚要做,驚也要做,做到面無人色,自然色不變。

換架四驅車回頂峰

投資者要問的一個問題是,恒指歷次股災,有那些股會劫後變鳳凰?如今早港股大跌,有貨者不是不沽貨,而是看看自己手上的貨是不是不受國內政策打壓的行業,又是不是行業內的龍頭,更重要的是派息率夠不夠3.5厘。如果三樣都是,則不妨在低位時亦可換貨。筆者的理論是,地震將單車與四驅車齊震到落山谷,你想踩單車上回峯頂,還是換架四驅車上回峯頂?答案很明顯,是要換架四驅車的,投資者只要肯定那隻股票是單車,那隻股票是四驅車,自然可以股山崩於前而色不變,換車去了。筆者不會建議靜觀其變,而是要積極考量,積極參與其變,以望早日脫苦海。

固執

固執
面對歐美股市上周五急跌3%,投資者心裏肯定不好受。面對突然的壞消息,被譽為德國股神的科斯托蘭尼(Andre Kostolany)在其名著《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中第7章「證券交易心理學」有如下的寫法:

「我把證券市場對好、壞消息作出反應的強烈程度,稱為市場技術狀況。和多數人相反,我所理解的市場技術不是圖表、量能圖、隨機分析方法,或其他亂七八糟的東西。對我來說,技術狀態只和一個問題有關:股票掌握在甚麼人手裏?

我把投資者分為兩類:固執的和猶豫的。固執的投資者,是按我的解釋下的投資者和投機人士,長期來看,是證券市場中的勝利者,他們的獲利是由猶豫的投資者支付的。而證券市場中的玩家,就是猶豫的投資者。

固執的投資者和猶豫的投資者有何差別?固執的投資者須具備4種要素:金錢、想法、耐心,還有運氣。

……

1955年,艾森豪總統突然心臟病發。第二天,華爾街股票下跌10%至20%,跌入谷底。我被迫履行義務,向經紀人追繳保證金,但由於信用額度已全部用完,不得不賣掉大部分股票,當然全都賠錢。這時艾森豪能否成為總統候選人,似乎成了問題,大家擔心事態繼續惡化,嚴重的不安情緒蔓延開來。很多和我一樣欠債的同事也不得不賣掉股票,於是更加快下跌速度。幾天後,艾森豪的健康狀況好轉,證券市場開始上漲,很快恢復到原來的行情,某些股票後來甚至漲了10倍,但對我來說,為時已晚。

幾年之後,我再次陷入類似局面。1962年2月,我全力投入巴黎的證券市場,但這次沒有借錢。當時,阿爾及利亞正在打仗,法國總統戴高樂將軍想放棄阿爾及利亞,但因為法國人民在這個問題上的態度不一,他不得不反覆權衡。這時又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事,四名法國將軍企圖發動反戴高樂政府的暴動,他們想阻止戴高樂放棄阿爾及利亞,國家危機一觸即發。當天晚上,巴黎氣氛高度恐慌,大家還傳說傘兵佔領了巴黎。

我決定第二天不到證券交易所去,我幹嘛要再加重精神負擔呢?於是我去「路易斯之家」(Chez Louis)餐廳(一家國際知名的捷克餐館),是當時影視界和新聞界名人聚會的地方。當證券交易所的一位同事偶然走進餐館,告訴我發生的事情時,我正在研究菜單,根本沒想到證券交易所。他告訴我,真的發生了血腥事件,股票崩盤。「是嗎?」我輕鬆地問他,心平氣和享受午餐。

我對戴高樂將軍在這場衝突中勝出,深信不疑,而且因為沒有借錢,所以也沒甚麼好擔心的。果然不出我所料,危機很快過去了。晚上,戴高樂發表著名的電視談話,他向法國各界呼籲,這個時候全法國都站在他這邊,四名不忠的將軍棄械投降,從證券交易的角度來看,已經彌補了一半損失。第二天,「恐怖的屠殺」已經被人遺忘了。」

戰友今天是做個固執的投資者,還是「好漢不吃眼前虧」呢?

平均成本法變奏

世界盃嚟緊星期五開鑼,一直打到 7月 12號,股王 A話,呢段時間冇人炒股,所以休戰一個月睇波。平日股票投資當然可以休戰,但打工仔每月供強積金,呢項投資就冇得停。
同樣關乎強積金,中銀保誠上個禮拜宣佈,減基金管理費迎積金半自由行,相信遲啲會陸續有受託人加入減價行列,尤其市佔率高嘅,憑着規模效益,減起上嚟相信會好狠。
受託人減價可以令打工仔更關注自己份強積金,因為一講到減價,大家都唔會執輸,反而平日大家對積金投資就唔係咁貼市。好似之前有報道,歐洲債務危機整冧個市,再拖累強積金回報。唔少打工仔家陣先諗,使唔使轉吓個投資組合避險。
可能係受理財專家潛而默化影響,認為月供強積金係利用平均成本法,拉勻入市價,降低風險,只要睇長線,就唔使成日轉 portfolio,避免高買低沽。

未必可拉低買入成本

其實平均成本法唔一定拉低買入成本,經濟起跌周而復始,如果喺升浪時開始供款,到跌浪時退休,即使以平均成本法買貨,但全部升市時貴買,即使臨尾幾年市跌令到用同樣金額買多啲貨,都唔足以「溝淡」之前買落嘅貴貨。
敏妮有個朋友,曾經做過一個統計,同樣定額投資,但只喺恒指市盈率低於某個百分比時先入市,結果有更好風險回報。假設以相關性啱啱相反嘅投資產品作入市選擇,好似股市跌通常債券升,再用朋友嘅入市策略做藍本,睇吓當時邊類投資產品市盈率低先買入。好似去 supermarket入貨,嗰期邊隻貨做特價先買,回報可能比單靠平均成本法高。當然,如果隻貨已經過期兼壞咗,就更便宜都唔應該買。
理論係咁,仲要試下可否實踐同成效如何。講到尾,投資無論短中長線,都要貼市隨時做好部署,邊可以蹺埋手,用梗一套策略就食糊!

2010年6月4日 星期五

您有成為最牛散戶的潛質嗎?

誠如本港知名Blogger CKM001兄嘗言:「長期持有優質股票才是投資王道」!是以其投資組合已逾數百萬,提早退休,又有何難?林奇亦常愛援引毛澤東主席的名句:「風物長宜放眼量!」希望各散戶投資者能明白到投資要看長線,然後靜待事情變化,以致公司的急速成長!那麼,投資標的的股值自然有所提升,股價順理成章亦會高升。

可惜的是,任何策略,尤其是「Buy & Hold」的策略總會被「雞蛋裡挑骨頭」的無知或投機短炒者所垢病,尤以每次危機爆發之時為甚,一如去年金融海嘯肆虐之時,認為價值投資法「不合時宜」,「不切實際」,更有甚者,更認為此法「不知所謂」!

惟只要各散戶投資者明白到
「一個實證,勝過千言萬語」,而當各大成功的投資者或我們的實證遠多於一個時,答案不正是不言而喻,不言自明嗎?

各位又不妨看看今天《都市日報》的其中一篇報道──《內地「最牛散戶」 75人持股逾億元》 ,原來,國內不少
「最牛散戶」均維持長期持有的投資策略,且行之有效,成績斐然,誠如林奇舊文曾談及的萬科大股東之一的劉元生先生,持有萬科地產已逾19年(林奇按:好些自命長線投資者,市況一逆轉,可能連19分鐘也嫌長吧!),即使經歷多次熊市,亦從未沽出手上持股,相反更每逢熊市便積極「球掃」(林奇所創的潮語:即「一球一球地大手掃入」),真的是「歷經牛熊,仍不為所動!」不像現時好些不知自己正在做什麼的散戶投資者或財經演員們,見淡唱淡,見好便追高,完完全全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其實,「不知所謂」的,正正是他們呢!

刻下正值周街平貨,正是價值投資者任攞、任買、任擺、任坐之時,貨平又不敢積極地愈跌愈買,到市況炒到「慶烚烚」時又跟人家高追,不如先攞盤水照吓自己,您有成為最牛散戶的潛質嗎?

「我不認為『騰』出『騰』入可以賺到錢,賺的肯定是經紀。只要認清形勢,就可以長線持有。」陸東先生嘗言。常叫您炒出炒入的人,例如各大財經演員們或好些財經Blogger,均是滿含利益衝突的或別有用心的人。

現在正是投資者最佳的考驗時刻,
敢於逆市而行者,如林奇為基金於前年在毒奶事件鬧得熱烘烘時,敢於逆市買入蒙牛(02319),又或02年持有先來(00933)並忍耐至現在。刻下內房股及內銀股正遭受市場氣氛及非理性的嚴重打壓,「危」「機」相生,「危」中總有「機」,林奇目下機會又是多的是呢!只消您能否坐言起行,積極買入和儲入並有能力坐入而已!

若是價值投資者,就必須堅守基礎分析,算出股市和股票的應有估值(Focus on the value, not the price),不需理會市旺市淡,亦不需理會什麼熊三牛一,
但有可能要捱價一段不短的時間,惟坐得安心,坐得安樂,閣下的心理質素及持有投資標的的耐性,同樣重要!

最後,謹以陸東先生在《智者傲行》一書的真知灼見作總結:「順水推舟並非發達之道,要成功,一定要先行,所以未轉勢就要做,然後忍耐,忍耐扒逆水的寂寞忍耐買完還跌沽完還升的引誘,心目中堅持着平與貴。」

心目中堅持着平與貴,又攞盤水照吓自己,您想投資成功,但您能忍耐扒逆水的寂寞嗎?

謹記林奇名言:

「眼中無價(格),
心中有價(值),
忘記股價(尤以浮動不定的股價為甚,公司有盈利,內在價值自然反映,股價自然會跟著高升),
行善天下(行有餘力,則多行善積德,因為「施比受更有福」!)!」

願各散戶投資者,共勉之。

後記:當我們看八卦雜誌又看到什麼過氣港姐炒窩輪或賭期指而「輸餐死」的時候,林奇擺明又試同各大輪商,如珠珠者;或一眾財經演員「倒米」,林奇想來,又怕《征服股海》遲早會被再一次「河蟹」!

惟「苟利社稷生死已,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奇堅定不移地認為。

CKMY: 永遠在最安全的時候買股票.(從最高位大[跌60%). 股票只有單邊向上才賺錢.股票唔跌窩論公司點樣賺錢.




2010年6月3日 星期四

過程理財法 -- 劉創楚


理財有終極目標和過程目標,所以必須講究終極方法和過程方法。對於大多數人,理財的終極目標是財政自由,有足夠的條件去提供自己和家人既能獨立又有尊嚴的生活。講到數字,這個目標人人不同,唯一的普遍原則是把要求的水平降低一點,達鵠的日子就早點到來。但無論怎樣低,總不能低於社區水平,所以有終極的方法,即研究本社會的物質要求。此於香港最明顯的是住的要求挑戰最大。能解決住的問題,其他物質要求都不難滿足,所以住是終極需要。

由於終極目標水平不可能太低,理財就變成數十年的工作,即是要講究過程的目標和方法,長達數十年,所以理財變成生活方式,而方法也在生活方式中尋。

第一個我稱為「無痛理財法」,其本質是全無痛苦的節約,要實行此法必須提高全家對利息的敏感度。最明顯的是信用卡欠款,在美國最低的卡數要收十多厘息,在香港欠卡數收三十多厘息很平常,這就是有人欠數十萬元卡數弄至要燒炭的緣故

但高息債務有些很隱蔽,例如車會,必須小心計出。最佳的方法是任何購買都不欠債,方法是把債務集中到「好債」上面:目前最平的借錢途徑是樓按,把家中債務都集中於按揭。目前香港可借到一厘息的樓按,幾乎等於免息借錢了。

要達到終極目標,無法避免較高風險的投資,例如買股票,

所以第二個講究的方法是「危機投資法」(PanicInvesting):即在股災中買股票。例子是在二○○八年金融海嘯中買盈富(或恒生指數基金)或領匯房地產基金。

最後是「心安理財法」:即買股票的比例不斷降低,直至有一天終極目標已達到,從此成為不必投資的人上人。

通脹前的準備

歐洲債務危機、環球出現雙底衰退陰影、中國嚴控樓市等因素影響投資者情緒,資金流向避險能力較高的投資工具,除投資風險外,亦需注意通脹帶來的購買力下降風險。

通脹正正是2009年救市所造成的後遺症,如去年回報十分可觀,未來通脹可能只佔回報一小部分,不會損失嚴重。相反錯失了過去一年投資機會的投資者,可能正苦惱如何追回失地,預期在沒有特別利好消息下,港股很大機會會橫行一段長時間,可能直至今年底,想從股市中賺大錢,可說一點也不易。如將眼光放遠,不單只是為了短期回報,而訂立一個中、長線為通脹作考慮的投資策略,選擇投資工具時會簡單容易一點,首先,現金絕對不是一個抗通脹工具故保留必須備用現金已足夠實物投資的抗通脹能力較高,可分散於物業和商品,選擇股票投資時考慮擁有高資產質素、現金流高和有較大議價能力的企業

2010年6月2日 星期三

再論集中投資

昨日,我又到巴黎兄那裡討論價值vs增長以及分散與集中投資的問題,其實是兩套不同的投資策略,兩套野可以單一或混合應用,用五毫買一蚊野嘅價值投資法,連阿媽都識,唔識嘅可以返屋企問問阿媽,不贅,分散投資策略出自有效市場假設(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話分散投資可以減低風險,話明係假設,有點實戰經驗的人都知道假設係假,以邏輯學來講,如果前提假設是錯,結果全盤理論出錯,簡單來講,如果你分散買入的全部是垃圾股,無論你買一百隻或是一千隻,結果都是輸錢收場,如果你買的是優質股,三、五隻已經足夠。

我經常講,長揸優質股票就是投資王道,話要買增長股,又話要集中投資,仲話要死揸唔放,更話複利增長是宇宙間最強大的力量,唔解無論係基金經理或是投資散戶,100個有99個都唔認同? 王即一,沒有二,賺大錢嘅通常係極少數。巴菲特被稱為股神,他在上世紀六十年代買入美國運通,七十年代買入華盛頓郵報,八十年代買入可口可樂,都夠膽在單一公司集中下注到股票投資總值的三、四成,之後在這些優質股票的投資上賺取十倍以上的利潤。本人在零五年開始買入中人壽與平保的股票,在08年也有繼續加碼,現在兩保已經佔了組合的過半市值,組合的主要利潤來自兩保,這就是集中投資的實例。你用分散投資廿隻股票,比你買中一隻10倍股,組合都係賺50%,如果我組合中的兩保之後變成十倍、廿倍股,你話回報是多少倍? 投機賭徒會講,買隻什麼什麼輪或什麼什麼證或什麼什麼細價股可以短線賺一百幾十倍,那我問你夠膽用本金的多少個百分比下注呢? 如果你是投機賭徒,想更上一層樓,一定要識KELLY FORMULA與上世紀PROFESSOR THORP 玩廿一點必勝之法,資深賭徒講輸縮贏谷,就是這個道理,套用於股票投資,贏面大下大注,贏面細下細注,以一般散戶而言,選擇藍籌股下大注,出錯的機會較少,贏面會較大。

股息

2010-06-02 09:01

對長線投資人而言,股息是長線投資回報重要的一環。大家可能會發覺,今個月開始,將會陸續有股息收,以我的投資組合為例,SOHO中國(410)收9千幾,中移(941)收2千幾,中國動向(3818)收2千幾,收埋收埋,又夠彈藥下多注。

股息是真金白銀派給股東的現金,公司用股息回饋股東,理所當然,能夠年年穩定派息的公司,通常證明公司的確有錢賺,但也經常有例外的例如,我經常見到一些負債累累或營利欠佳的公司,為了托起股價,也會保持派息,例如近月跌得最厲害的內房股板塊的富力地產(2777)與恆大地產(3333),公司負債已經超過股東權益,要用十厘高息在市場發債集資,但富力與恆大分別還要派每股$0.41與$0.008的股息,一邊比貴息借錢,一邊派股息,經營者根本不懂財務管理,買入這類公司的小股東好自為之。相反,看一下隻中移動(941),P/E = 11倍,E/P = 9%,派三厘幾股息實在卓卓有餘,還有中國動向(3818),淨現金幾十億,PE = 16倍,E/P = 6%,派3厘息實在穩健,SOHO中國(410)一樣,淨現金,E/P 10厘派一半,仲有一半供公司繼續發展,瑞房(272)負債三成,派未期息每股$0.12,共5億元,公司未來需要大量資金發展項目,又要向銀行借錢,財政壓力唔細,不過主席英明,出以股代息方案,如果主席個五成幾股權收股,股息又派少兩億幾,還有其他小股東支持啊! 如果好似阿里巴巴(1688)咁搏到盡,全攻型,所有資金用作營運增長,根本就不應該也不會派息。

簡單而言,就看公司的派息政策,已經知道間公司是否有效率地運用公司資金,良股與劣股,黑白分明。

新奧燃氣

新奧燃氣(02688)去年新增接駁天然氣住宅用戶增長11% 2010年4月1日

新奧燃氣(02688)去年純利增長26.9%。去年新增接駁天然氣用戶中住宅用戶78.83萬戶,增長11%,工商業用戶2715個,增長6.6%。

於去年度該公司共獲取7個新的城市管道燃氣項目,分別位於廣東省、福建省、河北省、河南省、浙江省、湖南省及江西省。截至去年底,集團累計經營162座汽車加氣站,銷售於汽車的氣量佔總體銷售氣量進一步增加至13.2%。

截至去年底,累計天然氣用戶有453.675萬個住宅用戶及1.358萬個工商業用戶,已裝置日設計供氣量1302.4142萬立方米之燃氣器具設施,若計及其他類型管道燃氣用戶,則累計有470.666萬個住宅用戶及1.402萬個工商業用戶,已裝置日設計供氣量1348.6437萬立方米之燃氣器具設施。

新奧否認涉賄 仍瀉11%

近日燃氣股似流年不利,先有中國燃氣(0384)收購中裕燃氣(8070)遇上阻滯,昨日又傳出新奧燃氣(2688)前董事楊宇涉嫌行賄,令股價一度暴瀉兩成,雖然公司其後發聲明,否認有關指控,令跌幅略為收窄,但全日仍跌11.37%報16.84元,成交高達15.5億元,居成交榜第三位,明顯有被基金洗倉的痕跡。 ■本報記者 周紹基

 港股昨全日反覆牛皮,大市午後一度重上19600點水平,但在A股止跌回升下,港股卻離奇回軟,反映投資者仍看淡後市,每遇高位即減持。恒指昨日波幅不足300點,全日收報19471.8點,微跌25點,但已連續第三日低收,成交額則略增至556.7億元。




神州數碼西安建IT產業園

■西安市市長陳寶根、神州數碼董事局主席郭為等為「神州數碼西安科技園」奠基。本報實習記者胡松 攝

【本報駐陝西記者李陽波西安2日電】神州數碼(0861)近日在陝西省西安高新區為其「神州數碼西安科技園」舉行開工奠基儀式。神州數碼董事局主席郭為表示,通過建設神州數碼西安科技園,有望吸引更多上下游合作企業,共同建設龐大的IT產業生態鏈。

 據介紹,該科技園建成後可容納近萬人工作,在3到5年內形成每年30億元人民幣的IT及軟件產業收入並實現20%的年均收入增長和稅收增長

 西安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岳華峰稱,神州數碼西安科技園的建設,對於西安打造為中國最大的IT產業基地有重要意義。 2010-06-03

2010年6月1日 星期二

百度是內地10大熱門網站之首



看市盈增長率 測估值合理性

看市盈增長率 測估值合理性
回歸基本功之——PEG

˙PEG(市盈增長率)是透過計算公司的盈利增長率與市盈率兩者的關係,以衡量股票的平與貴。

˙若PEG等於1,代表公司的盈利增長充分反映在股份估值上(市盈率),若低於1,即代表公司估值偏低,高於1則代表估值偏高。

昨日港股由升轉跌,可見大市反彈力度不足。事實上,歐洲債務問題仍未解決,倘若問題繼續「傳染」,屆時即使是績優股亦難逃一跌。

究竟在滿地「平貨」的情況,我們應根據甚麼準則來選股呢?今日介紹的PEG(市盈增長率),希望能夠協助大家尋找估值過低的績優股。

本欄昨日為大家介紹過PE(Price-to-earnings ratio,市盈率)作為衡量大市/個股的估值平貴指標;由於PE愈低可代表回本期愈短,故市場上普遍認同PE愈低的股份愈抵買。

然而,單靠低PE這準則來選股,恐怕會錯過部分未來盈利高、增長勁的股份。因為高PE的股份未必所有都是「物非所值」,當中不少是以高增長支持高估值的股份。

以日前大幅反彈的煤炭股為例,兗煤(01171)的PE達18倍,高於神華(01088)的16.7倍及中煤(01898)的15.1倍,但其股價走勢卻是三者中最強的!

事實上,我們可以透過比較公司的PEG(Price-to-earnings growth ratio,市盈增長率),亦即是以公司的市盈率(PE),相對其盈利增長率,來衡量股票估值的合理性。

----------------------------------

PEG反映估值合理性

PEG是評估公司現時估值相對其增長是否合理的財務指標,不少分析員會透過比較股份之間的PEG來發掘被高估或被低估的股票。有關公式如下:

PEG=PE÷純利增長率=(股價÷每股盈利)÷純利增長率

從算式可見,公司的純利增長率愈高,PEG便會愈低。市場上普遍會採用1作為估值的合理指標。

採用1作合理指標

若PEG等於1,代表公司的盈利增長充分反映在股份估值上(市盈率);若PEG少於1,代表股份估值被低估;大於1則代表估值過高。

----------------------------------

預測PEG更具前瞻性

PEG假設了來年的每股盈利及增長率與今年相若,但部分公司的增長可能會高於或低於今年,若投資者能運用預期的盈利數據計算出預測PEG,也就更能得知在未來盈利增長多少的大前提下,股份現時的估值是否合理。

預測PEG=預測PE÷純利增長率預測=(股價÷預測每股盈利)÷純利增長率預測

然而,由於每股盈利與純利增長率多是由證券商預測,數據參差且未必準確,故投資者只宜作參考,不宜盡信。

----------------------------------

與PE互補不足

盡管如此,PEG仍可與PE互補不足。由於PE只以股份現價與盈利兩大因素計算,當中未有充分考慮到股份未來的增長潛力。但「買股看前景」,即使現時估值較高,只要前景亮麗,他朝也可「鹹魚翻生」。

﹏﹏﹏﹏﹏﹏﹏﹏﹏﹏﹏﹏﹏﹏﹏﹏﹏﹏

話你知︰PEG低於1長遠回報高

PEG是在PE上加入盈利增長率,令PE較高的股份,亦有盈利增長快慢作參考指標,更能反映股份估值的合理水平。

即使現時股份的PE較高,只要未來盈利增長強勁(分母數值高),那便可以支持較高的PE(分子數值)。

換言之,今天被認為估值偏高的股份(PE高),只要未來盈利增長維持強勁,或許他朝會成估值合理的績優股。

美國著名投資理財網站《The Motley Fool》曾作統計,發現PEG低於1的股份之長遠回報,遠遠拋離PEG高於1.5的股份。

在買股前,如先比較股份的PEG,有助投資者避免沽出了PE高、但盈利增長強勁的股份,或避免購入PE低、但盈利增長緩慢的股份。

不同行業亦可比較

此外,PEG還方便投資者比較不同類別的股份。由於各行各業的價值有所不同,部分行業的股份PE會較其他行業的為高,不同行業股份的PE實在難以互相比較!

然而,由於PEG以未來盈利增長率作為比較基礎,即使是屬於不同行業的股份,只要公司的未來盈利增長強勁及現時估值合理(即PEG偏低)的公司,其投資價值定會較高。

﹏﹏﹏﹏﹏﹏﹏﹏﹏﹏﹏﹏﹏﹏﹏﹏﹏﹏

財務報表解讀︰工行PEG計算方法

投資者可以PEG來衡量增長股的估值。今日就以工行作說明:

步驟1:以股份現價及每股盈利計算PE。以工行為例,昨日收市價為5.66元,09年每股盈利為0.446元(0.39元人民幣)。

PE=股價÷每股盈利=5.66÷0.446=12.69倍

步驟2:於綜合損益表中找出「每股盈利/收益」,採用三至五年的平均數,得到歷史純利按年增長率。而工行的5年純利(4期增長)平均按年增長率為27.25%。

(18.18%+37.5%+33.33%+20%)÷4=27.25%

PEG=PE÷純利按年增長率=12.69÷27.25=0.47倍

步驟3:若PEG回歸1的合理水平,那麼股份的合理價格應為:

1=股價÷0.446÷27.25

股價=12.15元